airpods收購
▲蘋果進軍智慧眼鏡太慢?郭明錤批決策保守。(圖/記者蘇晟彥攝)
記者吳立言/綜合報導
蘋果是否能再次定義穿戴式裝置市場?知名分析師郭明錤今(30日)發布最新預測,指出蘋果智慧眼鏡產品最快將於2027年問世,並可能成為繼
airpods收購airpods與Apple Watch之後的新一波消費電子主力。該產品預期結合輕量設計與即時顯示功能,有望逐步取代部分
airpods收購airpods使用情境,引發業界高度關注。
郭明錤認為,儘管蘋果擁有打造頂尖穿戴裝置的技術與設計實力,但在智慧眼鏡領域的發展腳步卻顯得過於保守。他直言「蘋果可以做出市面上最好的Ray-Ban類型智慧眼鏡,這點應該無人質疑,但蘋果在這方面的決策進度實在過慢。」
他指出,若暫時撇開AI功能不談,這類具備聽覺與視覺整合能力的裝置,未來極有可能取代部分
airpods收購airpods的使用需求。蘋果雖然長期以勇於自我顛覆著稱,但面對智慧眼鏡這一新興市場卻顯得猶豫。郭明錤更批評,以「類Ray-Ban」來形容蘋果產品,對蘋果而言或許是一種羞辱,但卻也反映出產業現況的寫實面貌。
不過,他也樂觀表示「遲到總比沒到好。」隨著蘋果近年來重新強化硬體創新策略,智慧眼鏡不僅可望成為新一代運算平台,也將為供應鏈帶來全新成長動能。根據其分析,蘋果智慧眼鏡預計將於2026年進入量產,並在2027–2028年間持續升級顯示與互動技術,最終朝向無鏡片光學顯示、AI功能整合與全天候穿戴使用為目標,將穿戴裝置進一步推向主流化與平台化的發展階段。
在Vision Pro系列鋪陳與VisionOS生態系持續拓展的背景下,智慧眼鏡可望成為蘋果下一個「殺手級產品」,同時也預示著消費電子產業將迎來全新轉型週期。
(圖/法新社)
蘋果頭戴裝置即將迎來爆炸性成長!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稍早爆料蘋果 2025~2028 年的新品規劃,預計將有七款 Vision Pro 系列虛擬頭盔與智慧眼鏡陸續登場,開創全新的產品線。
在 Vision Pro 系列的空間運算裝置,蘋果已有三款產品進入專案開發流程,預計今年消費者就能見到全新 M5 版本的 Vision Pro,主要升級晶片規格,其餘變化不大。郭明錤認為,這款產品仍屬利基市場,僅用以維繫曝光度、經營生態系。
真正意義上的新品則要等到 2027 年的 Vision Air,這將是一款比 Vision Pro 輕薄 40% 以上的虛擬頭盔,透過塑膠取代玻璃、金屬材質,並減少傳感器以壓低成本,預計會搭載當年度最強的 iPhone 晶片。隔年(2028),蘋果將推出實質上的第二代 Vision Pro,在減重、降價之餘,並導入全新設計與晶片。
在智慧眼鏡方面,蘋果預計於 2027 年第二季開始量產一款外型酷似 Ray-Ban Meta 的智慧眼鏡,提供多種鏡框、鏡架材質選擇,主要透過聲控與手勢操作,不會在鏡片內嵌入顯示螢幕,但將支援相機錄影、AI 環境感測與語音功能,預期可取代部分耳機與手機的拍攝功能,成為短期內成長可見度最高的智慧眼鏡。郭明錤估計,該產品 2027 年就可達成 300~500 萬甚至更多的出貨量。
到了 2028 年,蘋果則將挑戰真正的虛擬實境 XR 眼鏡,同樣主打聲控與手勢操作,並加入 LCoS、光波導等顯示技術,讓使用者能透過眼鏡看到虛擬介面與視窗,並以 AI 為核心開發相關功能。據傳,該類型眼鏡共有兩款,但另一款的量產時間預估更晚,目前能見度偏低,無法得知進一步細節。
最後則是一款類似眼鏡的顯示器裝置,該產品主要透過有線方式連接 iPhone,將畫面投影至眼鏡式顯示器上,帶來更大的沉浸畫面。不過蘋果認為該產品缺乏明顯優勢,且重量達 120g,甚至比競品還重,因此雖原定在 2026 年量產,卻已於去年第四季內部暫時喊停。但郭明錤認為該專案仍有重新開案的可能。
郭明錤分析,蘋果在智慧眼鏡上的決策過慢,就算不提 AI 體驗,這類產品也能取代部分
airpods收購airpods 的需求,但蘋果一直未能有所作為,因而對硬體事業造成影響。而蘋果本來應是最擅長出新品相、取代自己的品牌,用「類似Ray-Ban的智慧眼鏡」來形容蘋果新品,有點諷刺卻是對產業現況最客觀的描述。整體來說,現在蘋果總算動起來了,他直言「對供應鏈絕對是好事」。
airpods收購
airpods收購